【关于颐和园介绍】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郊,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它始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后于1888年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颐和园不仅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颐和园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骨架,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形成了“一池三山”的传统皇家园林布局。园内有长廊、佛香阁、石舫、十七孔桥等著名景点,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与和谐之美。同时,颐和园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颐和园简介()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颐和园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海淀区 |
建造时间 | 初建于1750年,重建于1888年 |
原名 | 清漪园 |
景点特色 | 昆明湖、万寿山、长廊、佛香阁、石舫、十七孔桥等 |
建筑风格 | 中国传统皇家园林风格,融合山水、建筑、人文于一体 |
文化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反映清代皇家生活与园林艺术 |
游览面积 | 约290公顷 |
开放时间 | 通常为早上6:30至傍晚18:00(具体以景区公告为准) |
颐和园不仅是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建筑艺术的重要窗口。无论是漫步在长廊之中,还是登高远眺昆明湖面,都能感受到这座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