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楫的意思】“中流击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精神。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成语释义
中流击楫:字面意思是“在江河的中流击打船桨”,比喻在艰难困苦中奋起抗争,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意志。该成语多用于赞扬那些身处逆境仍不放弃、积极进取的人。
二、出处与典故
“中流击楫”出自《晋书·祖逖传》。故事讲述的是东晋名将祖逖,他年轻时便胸怀大志,立志收复中原。他曾对好友说:“我若不能恢复中原,就如这大江之水,决不会回头!”后来他率军北伐,途中曾击楫(即击打船桨)发誓,表示自己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成语用法
- 褒义词:用于赞扬人有志向、有毅力、敢于拼搏。
- 适用场景:可用于描写个人或集体在困难中坚持奋斗的情景,也可用于激励他人。
四、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中流击楫 |
| 拼音 | zhōng liú jī jí |
| 出处 | 《晋书·祖逖传》 |
| 典故来源 | 祖逖北伐时击楫发誓 |
| 含义 | 在困境中奋发图强,立志报国 |
| 用法 | 褒义,多用于赞扬人的意志和决心 |
| 近义词 | 奋发图强、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
| 反义词 | 知难而退、自暴自弃、消极无为 |
五、现实意义
“中流击楫”不仅是古代英雄人物的精神写照,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在当今社会,面对竞争与挑战,人们更需要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了解“中流击楫”的含义与背景,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