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臑的位置及作用分别是什么】在中医经络学中,穴位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信息点,具有调节气血、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其中“臂臑”是一个常见的穴位名称,位于上肢部位,常用于治疗肩臂疼痛、手麻等症状。下面将对“臂臑”的位置及作用进行详细总结。
一、臂臑的位置
臂臑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人体上肢部。具体定位如下:
- 位置:在臂外侧,当肘横纹上7寸(即从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长度为12寸,7寸处),也就是在肱骨的外侧缘,三角肌的前缘与肱二头肌之间。
- 取穴方法:患者屈肘,在肘横纹上方约7寸处,按压时可感觉到明显的肌肉隆起或凹陷处。
- 解剖结构:该穴位下方有桡神经,深层为肱肌,浅层为皮肤和皮下组织。
二、臂臑的作用
臂臑穴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多种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功能 | 说明 |
| 疏通经络 | 有助于缓解肩臂部位的气血不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 镇痛止痛 | 常用于治疗肩关节疼痛、手臂酸痛、手腕麻木等病症。 |
| 调节气机 | 可以调节手阳明大肠经的气机运行,帮助缓解因经络阻滞引起的不适。 |
| 辅助治疗 | 在针灸治疗中,常配合其他穴位如曲池、合谷等,增强疗效。 |
三、常见适应症
臂臑穴适用于以下一些常见病症的辅助治疗:
- 肩周炎
- 肘关节疼痛
- 手指麻木
- 上肢无力
- 肌肉酸痛
四、注意事项
- 刺激臂臑穴时应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误伤神经或血管。
- 针刺深度不宜过深,以免引起不适。
- 孕妇慎用此穴,以免影响胎儿。
总结
臂臑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其位置明确,作用广泛,尤其在治疗肩臂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合理的针灸或按摩刺激,可以有效改善局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