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表述,由国家在2012年提出,旨在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它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准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下是对“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分类说明。
一、核心价值观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包括:
-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和个人行为三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表格展示
层次 | 核心价值观 | 含义简述 |
国家层面 | 富强 | 国家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综合国力雄厚 |
民主 | 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治理 | |
文明 | 社会进步、文化繁荣、道德高尚 | |
和谐 | 社会稳定、人与人关系融洽、环境优美 | |
社会层面 | 自由 | 公民享有合法权利和自由发展空间 |
平等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公平 | |
公正 | 处事公道,维护社会正义 | |
法治 | 依法治国,法律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 | |
公民个人层面 | 爱国 | 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 |
敬业 |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 |
诚信 | 言而有信,诚实守信 | |
友善 | 与人为善,关爱他人 |
三、结语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当践行的行为准则。它强调了国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个人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一价值观,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