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苏轼《中秋月》赏读与解析

发布时间:2025-05-10 06:52:33来源:

苏轼的《中秋月》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交融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诗中,苏轼以中秋夜空中的明月为引子,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永恒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与思念之情。

首句“暮云收尽溢清寒”,描绘出傍晚时分天空逐渐明朗、寒意渐浓的画面,奠定了全诗清冷而静谧的基调。接下来,“银汉无声转玉盘”则将视线聚焦于高悬天际的明月,仿佛银河悄然流转,而月亮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盘。后两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更是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聚散无常的忧虑。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欣赏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要珍惜当下,因为一切皆如明月般短暂却美丽。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