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着赤近墨着黑出自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这句话的意思是:靠近红色的东西会被染红,靠近黑色的东西会被染黑,比喻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一、出处考证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早出自《论语·阳货》篇中的记载,但更准确的说法是它源自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语解诂》。后来在《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这说明该句在古代已经广泛使用,并被文人学者引用。
此外,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文豪苏轼等也曾用过类似表达,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影响力。
二、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出处 | 最早见于《论语解诂》(东汉·王充),后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含义 | 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接近好人会变好,接近坏人会变坏 |
延伸意义 | 强调环境、交友、教育的重要性 |
文化影响 | 广泛用于教育、文学、社会评论等领域 |
相关引用 | 白居易、苏轼等古代文人曾多次引用或化用 |
三、结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仅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更是古人对人际关系和成长环境深刻思考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慎重选择朋友、环境和学习氛围,因为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性格与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