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响出疏桐是什么诗】“流响出疏桐”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这句诗是全诗中的经典名句,描绘了蝉在高树上鸣叫的声音,声音清脆悠扬,仿佛从疏落的梧桐枝叶间传出。整首诗借蝉抒怀,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一、诗歌背景总结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属于咏物诗的一种。诗人通过描写蝉的形态和叫声,寄托自己的情感与志向,展现了诗人高洁、孤傲的品格。诗中“流响出疏桐”一句,不仅写出了蝉声的清越,也象征着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精神。
二、内容解析
诗句 | 解析 |
垂緌饮清露 | 蝉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饮着清露,暗示其高洁、不食人间烟火。 |
流响出疏桐 | 蝉声从稀疏的梧桐枝叶间传出,声音清亮远播,象征其志向高远。 |
居高声自远 | 蝉栖于高处,声音自然传得远,比喻人若品行高尚,名声自然远扬。 |
非是藉秋风 | 蝉的鸣叫并非依靠秋风的力量,说明其声自成,不依外力。 |
三、诗歌主题与意义
《蝉》一诗虽然篇幅简短,但意境深远。虞世南借蝉抒情,表达自己不慕荣利、清廉自守的人生态度。诗中“流响出疏桐”不仅是对蝉声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四、总结
“流响出疏桐”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既描绘了蝉声的清越,也象征了诗人高洁的品格。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中国古代咏物诗中的佳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蝉》 |
作者 | 虞世南(唐) |
出处 | 《全唐诗》 |
诗句 | 流响出疏桐 |
意象 | 蝉声、高树、清露 |
主题 | 高洁品格、志向远大 |
精神 | 不依外力、自立自强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艺术手法或历史评价,可继续阅读相关文学评论或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