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穿结的穿什么意思】“短褐穿结”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吾与点也。’”不过更常见的是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出现,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短褐穿结,箪食瓢饮”的句子。其中“短褐穿结”的“穿”字是关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整句话的意思。
一、
“短褐穿结”中的“穿”字,意为“破洞”,“结”指“缝补”。整句“短褐穿结”意思是:穿着粗布短衣,衣服上有破洞并进行了缝补。这形容的是一个人生活简朴、清贫,甚至有些窘迫的状态。
在古代,“短褐”指的是用粗麻制成的短衣,是平民百姓的服饰;“穿结”则说明这件衣服已经破损,并且经过修补,反映出主人公生活的艰难和节俭。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短褐 | 粗布短衣 | 古代平民百姓的服装,质地粗糙,多为麻布制成 |
穿 | 破洞 | 指衣物被磨破或损坏,出现孔洞 |
结 | 缝补 | 表示对破损衣物进行修补,常用针线缝合 |
穿结 | 破洞并缝补 | 整体意思为:衣服有破洞并且进行了修补 |
三、延伸理解
“短褐穿结”不仅描述了外在的穿着状态,更体现了人物的内在品质。如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保持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这种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常被用来赞美那些不慕荣华、坚守本心的人。
因此,“穿”字虽简单,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理解整句意义的关键所在。
结语:
“短褐穿结”的“穿”字,意为“破洞”,与“结”共同描绘出一幅清贫而坚韧的生活图景。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简朴生活的尊重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