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是什么意思】“崩漏”是中医术语,常用于描述女性生殖系统的异常出血现象。在现代医学中,崩漏通常与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相关。下面将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崩漏”是中医对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统称,分为“崩中”和“漏下”两种情况。“崩中”指突然大量出血,类似急性大出血;“漏下”则是指持续少量出血,时间较长。崩漏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血不足或肾虚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量异常、经期延长等。诊断时需结合病史、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如B超、激素水平检测)。治疗上,中医以调和气血、补肾固冲为主,西医则可能采用激素疗法或手术干预。
二、崩漏相关知识汇总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中文名称 | 崩漏 |
| 英文名称 |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 或 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
| 定义 | 中医术语,指女性非正常月经期间的异常出血,分“崩中”和“漏下”两种类型。 |
| 病因 | 情志不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气血不足、肾虚、内分泌失调等。 |
| 常见症状 | 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量多或少、经期延长、腰酸腹痛、乏力等。 |
| 诊断方法 | 妇科检查、B超、激素六项、宫腔镜等。 |
| 治疗方式 | 中医:调和气血、补肾固冲;西医:激素治疗、止血、手术等。 |
| 注意事项 | 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避免生冷食物。 |
三、结语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尤其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多见。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治疗措施非常重要,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个体化治疗,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