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介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它属于低分子量肝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同时在出血风险方面优于普通肝素。本文将对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主要信息。
一、药物概述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由天然肝素通过化学或酶解方法制备而成的低分子量肝素制剂。与普通肝素相比,其分子量较小,生物利用度更高,半衰期更长,且对血小板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安全和便捷。
该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也可用于血液透析及体外循环中的抗凝治疗。此外,在某些手术前后的患者中,也常作为预防性抗凝用药。
二、药物特点
- 抗凝机制: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Xa和IIa,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 作用时间:起效快,作用时间较长,一般每日1-2次给药即可。
- 安全性:出血风险较低,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 使用方式:多为皮下注射,部分情况下可静脉给药。
三、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常用于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 |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 用于确诊的DVT患者 |
预防肺栓塞 | 在高危人群中使用 |
血液透析抗凝 | 用于维持透析过程中的血液不凝固 |
体外循环抗凝 | 用于心脏手术等体外循环过程中 |
四、禁忌症
禁忌症 | 说明 |
对本品过敏者 | 禁止使用 |
有出血性疾病史 | 如消化道溃疡、脑出血等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 需谨慎使用 |
伴有血小板减少症 | 可能加重病情 |
五、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 发生率 | 说明 |
出血 | 常见 | 包括皮下瘀斑、鼻出血等 |
过敏反应 | 少见 | 如瘙痒、皮疹等 |
注射部位反应 | 常见 | 如红肿、疼痛等 |
肝功能异常 | 少见 | 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
六、注意事项
- 使用前应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 应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 长期使用时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七、总结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抗凝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优势在于抗凝效果稳定、出血风险较低,适合多种适应症。然而,使用时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及潜在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项目 | 内容 |
药物名称 |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
药物类别 | 抗凝药(低分子量肝素) |
作用机制 | 抑制凝血因子Xa和IIa |
给药方式 | 皮下注射为主 |
适应症 | DVT、PE、透析抗凝等 |
禁忌症 | 过敏、出血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 |
不良反应 | 出血、过敏、注射部位反应等 |
注意事项 | 监测凝血功能、避免联合用药等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剂量、使用方法或特殊人群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