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霸王是指什么人】“宜将剩勇追穷寇”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用剩下的勇气去追击彻底失败的敌人,不要像项羽那样为了虚名而放走敌人。其中,“霸王”指的是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
一、
在这一句诗中,“霸王”并非泛指一般的英雄或统帅,而是特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领袖——项羽。项羽是秦末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曾一度成为反秦势力的领袖,最终与刘邦争夺天下,但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刎,留下了“霸王”的称号。
毛泽东在这首诗中借用“霸王”来批评项羽的错误做法,即在已经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没有彻底消灭对手,反而因为顾及名声而放虎归山,导致后来被刘邦击败。因此,“霸王”在这里是一个具有历史教训意义的象征,用来警示后人要有决断力和战略眼光。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原文句子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霸王”指谁 | 西楚霸王项羽 |
项羽背景 | 秦末起义军领袖,曾与刘邦争霸,最终在垓下之战失败,自刎乌江 |
诗句含义 | 应该彻底消灭敌人,不要像项羽那样因顾及名声而留下隐患 |
历史教训 | 项羽的失败源于优柔寡断,未能彻底铲除敌对势力 |
现实意义 | 鼓励革命者要有坚定意志,不给敌人喘息机会 |
三、结语
“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霸王”指的是项羽,毛泽东借此提醒人们要有战略眼光和果断行动,不能因一时的名声或顾虑而错失良机。这一诗句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蕴含了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