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于言表是什么意思呀?】2、
“溢于言表”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情绪非常强烈,已经无法仅靠语言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外在的表现(如表情、动作等)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对某件事情的激动、喜悦、愤怒、悲伤等情绪。
下面是对“溢于言表”的详细解释和相关用法总结:
一、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溢于言表 |
拼音 | yì yú yán biǎo |
释义 | 情感或情绪过于强烈,已超出言语所能表达的范围,通常通过表情、动作等外在表现出来。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
近义词 | 情不自禁、喜形于色、难以自制 |
反义词 | 隐忍不发、不动声色、强颜欢笑 |
二、使用场景
“溢于言表”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表达强烈的情感:如开心、难过、愤怒、感动等。
- 描述人物的反应:如看到感人场面时,情绪控制不住地流露出来。
- 强调情感的真实与强烈:表示这种情感不是假装的,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三、例句分析
例句 | 解析 |
他听到好消息后,高兴得溢于言表。 | 表示他的高兴情绪已经超过了言语的表达,从表情或动作中可以看出来。 |
她的眼泪早已溢于言表,根本不需要再说什么。 | 表明她的情绪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眼泪来体现。 |
老师看到学生的进步,脸上溢于言表的欣慰。 | 表示老师内心的喜悦已经通过表情表现出来。 |
四、注意事项
- “溢于言表”强调的是情感外露,而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
- 它通常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是否合适,避免误用或夸张。
五、总结
“溢于言表”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情感过于强烈,已经超出了语言的表达范围,往往通过外在行为或表情表现出来。它适用于各种情感强烈的场景,能有效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类似成语的用法,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