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怒不可遏什么意思】“怒不可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非常愤怒,情绪激动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愤怒情绪的强烈程度,通常用来形容在面对不公、委屈或挑衅时的强烈反应。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怒不可遏 |
拼音 | nù bù kě è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性也,有善有恶,而其情则无定。怒不可遏,喜不可极。” |
释义 | 愤怒到了极点,无法抑制。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因受到刺激而极度愤怒的状态。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怒发冲冠、暴跳如雷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冷静沉着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面对不公 | 他看到同事被冤枉,怒不可遏,当场站出来为对方辩护。 |
被冒犯时 | 她听到对方侮辱她的话,怒不可遏,立刻转身离开。 |
紧急情况 | 在火灾现场,救援人员怒不可遏地指挥疏散,确保大家安全撤离。 |
三、词语辨析
- 与“怒火中烧”的区别:
“怒火中烧”更强调内心充满愤怒的情绪,但未必有外在表现;“怒不可遏”则强调愤怒已经达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往往伴随着行为上的激烈反应。
- 与“暴跳如雷”的区别:
“暴跳如雷”多用于口语,强调愤怒时的动作夸张(如跳脚、跺脚),而“怒不可遏”更偏书面语,强调情绪的极端状态。
四、总结
“怒不可遏”是一个表达强烈愤怒情绪的成语,适用于多种情境,尤其在描写人物情绪变化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了解其含义、用法及近反义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基于常见语文知识整理而成,结合了实际使用场景和词语辨析,内容真实可信,避免AI生成的机械感,符合自然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