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意是指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后来引申为任意糟蹋东西或损害人才,不珍惜资源。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暴殄天物 | 
| 拼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 出处 | 《尚书·武成》 | 
| 原意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 | 
| 引申义 | 不珍惜资源、糟蹋东西、损害人才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 |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糟蹋人才、挥霍无度 |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爱惜人才、节俭有度 | 
二、详细解释
“暴殄天物”中的“暴”是残害的意思,“殄”是灭绝、毁灭,“天物”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或上天所赐之物。这个成语最早用于批评商纣王的暴政,认为他不仅残害百姓,还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在现代使用中,“暴殄天物”更多地用来形容对财物、资源、人才等的浪费和不尊重。例如:
- 浪费食物:吃饭时大量倒掉饭菜,就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行为。
- 糟蹋人才:企业不重视员工能力,随意辞退人才,也是一种“暴殄天物”。
- 破坏环境:过度开发、污染水源等行为,也属于“暴殄天物”。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日常生活 | 他每次吃饭都只吃一半就扔掉,真是暴殄天物。 | 
| 工作职场 | 公司把优秀员工随意辞退,简直是暴殄天物。 | 
| 社会现象 | 那些乱砍滥伐的行为,是对自然资源的暴殄天物。 | 
四、注意事项
1. “暴殄天物”多用于批评或谴责,语气较为严肃。
2.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场合滥用。
3. 该成语强调的是“浪费”和“不珍惜”,而不是单纯的“损坏”。
五、结语
“暴殄天物”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树立节约意识,避免成为“暴殄天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