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犯罪预备犯罪结果是怎样的

2025-11-03 11:31:10

问题描述:

犯罪预备犯罪结果是怎样的,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1:31:10

犯罪预备犯罪结果是怎样的】在刑法中,“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活动,尚未着手实行犯罪。对于“犯罪预备”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其犯罪结果如何认定,是司法实践中需要重点区分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一、犯罪预备的定义

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已经开始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行为,但尚未进入实行阶段。例如,购买作案工具、踩点、制定计划等行为均属于犯罪预备。

二、犯罪预备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规定:

>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因此,犯罪预备本身即构成犯罪,但与既遂犯罪相比,其社会危害性较小,通常会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犯罪预备的犯罪结果

犯罪预备的“犯罪结果”并非指实际发生的损害后果,而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客观上已开始为犯罪做准备。由于未着手实行,一般不会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

具体而言,犯罪预备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 内容说明
主观方面 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如故意杀人、盗窃等
客观方面 已经开始准备犯罪工具或制造犯罪条件
危害程度 尚未对法益造成实际侵害,社会危害性较小
法律后果 构成犯罪,但可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四、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在于:

- 犯罪预备:尚未开始实行犯罪,处于准备阶段;

- 犯罪未遂:已经开始实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

例如,某人购买刀具并前往现场,但未动手即被抓获,属于犯罪预备;若已持刀攻击但被制服,则属于犯罪未遂。

五、典型案例分析

1. 案例一:张某计划抢劫银行,提前购买了假身份证和伪装工具,但在出发前被公安机关查获。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犯罪预备,依法从轻处罚。

2. 案例二:李某携带凶器前往他人住所意图杀害,但因邻居报警而未得逞。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犯罪未遂,依法减轻处罚。

六、总结

项目 内容
犯罪预备是否构成犯罪 是,构成犯罪
犯罪预备是否产生实际危害结果 一般不产生实际危害结果
犯罪预备的法律后果 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预备未开始实行,未遂已开始实行但未成功

综上所述,犯罪预备虽构成犯罪,但因其未实际侵害法益,法律对其处罚较轻。在司法实践中,需准确区分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以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