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规则什么是阻挡犯规】在篮球比赛中,防守方球员如果在进攻方球员移动过程中,通过身体接触或占据对方前进路线,阻碍其正常运球或突破,这种行为就被称为“阻挡犯规”。这是篮球比赛中常见的犯规类型之一,了解其定义和判罚标准对于球员、教练和球迷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阻挡犯规?
阻挡犯规是指防守队员在对方球员没有持球的情况下,主动或被动地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导致对方无法正常移动或突破。这类犯规通常发生在进攻方球员试图突破防线时,防守方未能及时让出合理空间,从而构成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阻挡犯规与“推人”、“打手”等其他类型的犯规不同,它更侧重于对进攻球员移动路径的阻拦。
二、阻挡犯规的判定标准
以下是判断是否构成阻挡犯规的主要标准:
| 判定标准 | 说明 |
| 移动中的进攻球员 | 防守球员必须是在进攻球员移动过程中进行阻挡,否则可能被判定为“非法防守”或其他犯规。 |
| 合理空间未让出 | 如果防守球员站在进攻球员的必经之路上,且未给对方留出合理的移动空间,可能构成阻挡。 |
| 身体接触 | 若防守球员在对方移动过程中有明显的身体接触,如肩部、胸部或腿部的碰撞,可能构成阻挡。 |
| 是否提前站位 | 如果防守球员在对方未移动前就已经占据位置,属于正常防守;若在对方移动后才改变位置并造成接触,则可能被判阻挡。 |
三、阻挡犯规的处罚
一旦裁判判定为阻挡犯规,将根据情况给予以下处罚:
- 进攻方获得球权:由原进攻方重新开始进攻。
- 罚球(视情况):如果阻挡犯规发生在投篮动作中,且投篮未进,进攻方将获得一次罚球机会。
- 技术犯规(特殊情况):如果防守球员故意使用不当手段阻挡,可能会被吹罚技术犯规。
四、常见误区
| 常见误区 | 正确理解 |
| 防守球员站在对方前面就是阻挡 | 不一定,只要没有身体接触或不让出合理空间,不构成阻挡。 |
| 只要碰到对方就是犯规 | 必须是阻碍了对方正常移动,否则可能只是“接触”而非“犯规”。 |
| 所有挡拆都是阻挡 | 挡拆是合法战术,只有当防守球员在挡拆后非法移动并接触对方时才可能构成阻挡。 |
五、总结
阻挡犯规是篮球比赛中常见的防守违规行为,主要涉及防守球员对进攻球员移动路径的干扰。正确理解和判别阻挡犯规,有助于提升比赛公平性,并帮助球员掌握正确的防守技巧。无论是场上球员还是观赛者,都应该对这一规则有所了解,以更好地欣赏和参与篮球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