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最早由晚清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魏源提出。这句话出自他于1842年编撰的《海国图志》一书,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的重要著作之一。
魏源在书中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以增强国家实力,抵御外侮。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后来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旨在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对抗西方列强。该思想由魏源提出,其核心在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强调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应主动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实现自强。
表格展示:
问题 | 答案 |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 魏源 |
出处 | 《海国图志》(1842年) |
提出时间 | 19世纪40年代(清朝道光年间) |
核心思想 | 学习西方技术,以增强国力,抵御外敌 |
历史背景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危机,士人阶层开始反思传统与西方的差距 |
影响 | 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及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产生重要影响 |
通过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来源与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冲击时的思考方式和应对策略。这一思想不仅是历史的产物,也为今天的开放与学习提供了历史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