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语什么意思】“同日而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不同事物或人之间进行比较时的不合理性。它强调的是两者在时间、条件、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能相提并论。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同日而语 | 指把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事物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通常带有贬义,表示不恰当或不合理。 |
二、出处与用法
| 内容 | 说明 |
| 出处 |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夫子之言,未尝不以‘同日而语’为戒。”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将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显得不合逻辑。 |
| 示例 | “他和那位科学家的成就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
三、常见误用
| 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 说明 |
| “他们两人的成绩可以同日而语。” | “他们两人的成绩不可同日而语。” | 表示两者差距大,不能相比。 |
| “这两部电影风格相近,可以同日而语。” | “这两部电影风格相近,不宜同日而语。” | 强调不应简单对比。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相提并论、不可比拟 |
| 反义词 | 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相提并论 |
五、总结
“同日而语”是一个具有较强否定意味的成语,用来指出在时间、背景、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事物,不应被简单地放在一起比较。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正确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