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的故事和含义简短】“与虎谋皮”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比喻与恶人或强权者打交道,企图从中获取利益,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招来祸患。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势或不讲理的人时,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危险的境地。
一、故事背景
“与虎谋皮”最早出自《左传》,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智谋与愚蠢的对比故事。故事的大意是: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阳处父的人,他想向楚国求取土地,于是派使者去见楚国的令尹子玉。子玉说:“我愿意给你一块土地。”阳处父便说:“那我回去准备皮货,再来和你谈。”子玉听后大怒,说:“你这是‘与虎谋皮’,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
后来,“与虎谋皮”便成了一个固定的说法,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聪明,却不知对方是凶狠之徒,最终自讨苦吃的行为。
二、成语含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与虎谋皮 |
| 拼音 | yǔ hǔ móu pí |
| 出处 | 《左传》 |
| 字面意思 |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 |
| 引申意义 | 比喻与恶人或强权者交涉,企图占便宜,结果反而受害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自量力、自以为聪明却陷入困境的人 |
| 同义词 | 自投罗网、引火烧身 |
| 反义词 | 明哲保身、审时度势 |
三、现实启示
“与虎谋皮”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告诉我们:
- 在与强者交往时,要认清形势,不要轻易幻想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好处;
- 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 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进退,而不是盲目冒险。
四、总结
“与虎谋皮”是一个警示性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强势或不可靠的对象时,应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陷入更大的麻烦。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的智慧,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