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有这个成语吗】“水滴石穿”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表达,常用来形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但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水滴石穿”到底是不是一个成语?下面我们将从成语的定义、出处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来源于古代文献、历史故事或民间俗语。成语往往简洁、形象,富有哲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滴石穿”是否为成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的收录,“水滴石穿”确实被列为成语。它的意思是:水不断滴下,时间久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也能成功。
出处:
- 最早见于《汉书·枚乘传》:“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 后来在《后汉书》等古籍中也有类似表达。
三、常见误解
虽然“水滴石穿”常被当作成语使用,但有些人可能误以为它只是一个俗语或谚语。实际上,它不仅符合成语的结构(四字),也具备明确的含义和出处,因此应归类为成语。
四、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水滴石穿 |
| 是否成语 | ✅ 是 |
| 出处 | 《汉书·枚乘传》、《后汉书》等 |
| 字数 | 四字 |
| 含义 | 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力量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鼓励人坚持努力,强调毅力的重要性 |
| 是否常用 | ✅ 非常常用 |
| 是否有其他说法 | 有时与“绳锯木断”连用 |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滴石穿”不仅是一个常见的成语,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工具,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这类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