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原文及翻译】一、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天竺寺中秋夜晚桂花盛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全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高雅的情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注释、翻译以及赏析的整理汇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原文 | 寂寞天竺寺,空庭桂子香。 风前飘落处,疑是月中霜。 |
注释 | - 天竺寺:位于杭州,为佛教名刹。 - 桂子:桂花。 - 风前飘落处:指桂花在风中飘落的地方。 - 疑是月中霜:形容桂花洁白如霜,仿佛来自月宫。 |
翻译 | 寂静的天竺寺中,空荡的庭院里飘着桂花的香气。 风中飘落的花瓣,让人怀疑是月宫中的霜雪。 |
赏析 |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中秋之夜天竺寺的静谧与桂花的芬芳。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清幽环境的喜爱。诗中“疑是月中霜”一句,既写出了桂花的洁白,也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 |
三、结语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中秋之夜的宁静美好,也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