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原文】《赠从弟》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刘桢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属于《文选》中收录的“咏物诗”类。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从弟)的勉励与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乱世中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一、
《赠从弟》全诗共三首,分别以松柏、兰草、竹子为喻,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从弟的劝勉和自身高洁志向的表达。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建安时期文人特有的刚健风骨和理想追求。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赠从弟 |
作者 | 刘桢(东汉末年) |
体裁 | 五言诗 |
出处 | 《文选》 |
主题 | 借物抒情,劝勉从弟,表达高洁志向 |
写作背景 | 汉末战乱,士人多有失意,诗人借此诗表达对友人的鼓励与自身节操的坚持 |
艺术特色 | 用自然景物比喻人格,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思想内涵 | 表达在逆境中保持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
代表诗句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注:此句实为《诗经·秦风·无衣》,但常被误认为出自《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三、延伸说明
虽然《赠从弟》的原文较为简短,但其思想内涵丰富,尤其在后世影响深远。诗中通过对松、兰、竹等植物的赞美,象征了坚贞不屈、清高自持的人格品质。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此外,由于《赠从弟》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引用,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赠从弟》不仅是一首赠别诗,更是一首寄托理想、激励人心的佳作。它反映了东汉末年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