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一句成语,常用来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被抛弃或遭到排挤。这句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现实:当目标达成后,功臣往往被视为多余之人,甚至遭到无情对待。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含义 |
鸟尽弓藏 | 指猎物(鸟)被捕获后,弓就失去了作用,被收起来不用。比喻事情成功后,功臣被遗忘或抛弃。 |
兔死狗烹 | 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烹煮吃掉。比喻在完成任务后,原本有用的工具或助手被舍弃甚至消灭。 |
二、出处与来源
该成语最早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句话是范蠡对文种说的,意指越王勾践在灭吴后,对功臣文种产生了猜忌,最终将其杀害。范蠡则选择隐退,避免了悲剧。
三、用法与引申意义
1. 用于历史事件:如刘邦建立汉朝后,对功臣韩信、彭越等人进行清洗。
2. 用于现代职场:形容一些人功成名就后,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再重视,甚至打压。
3. 用于人际关系:警示人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懂得感恩和珍惜曾经的支持者。
四、相关例子
例子 | 解释 |
刘邦杀韩信 | 刘邦建立汉朝后,因疑心重而杀害了开国功臣韩信。 |
商鞅变法后被车裂 | 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强盛,但秦孝公死后,他被诬陷谋反,最终被车裂。 |
职场中的“功高震主”现象 | 在公司中,有些人因业绩突出被上司嫉妒,最终被边缘化或辞退。 |
五、总结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不仅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述,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映。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能力,更要懂得识人、用人、留人。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曾经的帮助与支持。
关键词 | 含义 |
鸟尽弓藏 | 功成后,工具或帮手被抛弃 |
兔死狗烹 | 目标达成后,助手被舍弃或消灭 |
历史背景 | 出自《史记》,指勾践对功臣的处理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重视人际关系,避免“功高震主” |
适用场景 | 历史、职场、人际交往等 |
通过了解“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命运,也能在现实中更加谨慎地处理人际关系,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