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之瓜的意思】“黄台之瓜”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贤的《黄台瓜辞》。它原本是李贤在被废太子后所作的一首诗,借种瓜为喻,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无奈与对亲情的哀伤。后来,“黄台之瓜”被引申为一种比喻,常用来形容处境艰难、命运多舛的人或事。
一、
“黄台之瓜”最早见于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李贤(即章怀太子)所作的《黄台瓜辞》,
> 种瓜黄台下,瓜熟叶未枯。
>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疏。
> 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枯。
这首诗通过种瓜的过程,暗示了自己被多次贬谪的命运,也表达了对亲人离散的痛心。后人将“黄台之瓜”引申为一种比喻,指代那些因外力而遭受打击、逐渐衰败的事物或人。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示一种凄凉、无奈的情绪,也象征着事物由盛转衰的过程。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黄台之瓜 |
出处 | 唐代李贤《黄台瓜辞》 |
原意 | 以种瓜为喻,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亲情的哀伤 |
引申义 | 比喻处境艰难、命运多舛,或事物由盛转衰的过程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中,用于描写人物遭遇、社会动荡或情感悲凉 |
情感色彩 | 凄凉、无奈、哀伤 |
典型例子 |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表达对命运打击的无力感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诗词、文章中,表达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
三、结语
“黄台之瓜”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命运、亲情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它的意义超越了字面,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