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

2025-09-22 04:51:20

问题描述: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04:51:20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公元1076年(丙辰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任职。这首词以中秋明月为引,抒发了他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明月,引发作者对人生、亲情和宇宙的深刻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同时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二、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关键词解析

词语 含义 意境/作用
明月 中秋之夜的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引出全词主题
把酒 饮酒,表达孤独与豪情 表现作者的洒脱与感伤
天上宫阙 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理想世界 对现实的不满与向往
琼楼玉宇 美丽的宫殿,象征高处的孤独 表达对仙境的向往与畏惧
起舞弄清影 在月下独舞,表现孤独与自慰 展现内心的矛盾
转朱阁,低绮户 描写月光移动,渲染氛围 增强画面感与时间感
无眠 无法入睡,表达思念与忧虑 引出下文的情感
悲欢离合 人生的种种经历 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阴晴圆缺 月亮的变化,比喻人生起伏 表达对命运的理解
此事古难全 人生难以圆满 表达对现实的接受
千里共婵娟 虽相隔千里,共享明月 表达对亲人的祝福与希望

四、艺术特色总结

特点 内容说明
情感真挚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意境深远 通过明月寄托情感,富有哲理性
语言优美 用词简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结构严谨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层层递进
哲理深刻 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五、结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佳节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作品。它既表达了苏轼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也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