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司在宋代是什么官】“押司”是宋代特有的一个官职名称,虽然在正史中并不常见,但在民间文学、戏曲和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它通常出现在州县衙门中,属于基层官员或办事人员,主要负责文书、档案、行政事务等具体工作。以下是对“押司在宋代是什么官”的详细总结。
一、押司的职能与职责
押司是宋代地方官府中的一种低级吏员,其职责主要包括:
- 文书处理:负责起草、整理、传递各类公文、案卷。
- 档案管理:管理地方官府的档案资料,确保文件的完整与安全。
- 日常事务:协助官员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如接待来访、登记案件等。
- 司法辅助:在某些情况下,押司也会参与司法审判的辅助工作,如记录庭审内容、整理证据等。
押司虽无正式官阶,但因长期接触政务,往往掌握大量地方实情,因此在地方治理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押司的来源与身份
押司多由地方上的士人或平民担任,他们并非通过科举出身,而是通过地方推荐或自荐进入官府任职。由于待遇较低,押司一般属于“吏”,而非“官”。
在《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押司常被描绘为有文化、懂法律的人物,如宋江就是郓城县的押司。这类人物往往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又不完全属于官僚体系,处于“官吏之间”的灰色地带。
三、押司的社会地位
押司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较为特殊:
| 层次 | 说明 |
| 官 | 正式任命的官员,拥有品级和俸禄 |
| 吏 | 地方官府中的办事人员,无品级,靠薪俸维持生计 |
| 押司 | 属于“吏”的范畴,负责具体事务,地位低于官员,高于普通百姓 |
押司虽非正式官员,但因其熟悉地方事务,常被地方豪强或权贵所重用,甚至成为地方势力的代表。
四、押司与“官吏一体”的现象
宋代实行“官吏一体”制度,即官员与吏员共同参与地方治理。押司作为吏员的一种,承担了大量实际工作,是地方行政运转的重要支撑。
尽管押司没有正式官衔,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对官员决策产生影响。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宋代地方治理的复杂性与灵活性。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押司 |
| 朝代 | 宋代 |
| 职责 | 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日常事务、司法辅助 |
| 身份 | 地方吏员,非正式官员 |
| 社会地位 | 低于官员,高于普通百姓 |
| 特点 | 处于“官吏之间”,掌握地方实情,影响地方治理 |
综上所述,“押司在宋代是什么官”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押司是宋代地方官府中的一种低级吏员,主要负责文书、档案和行政事务,虽无正式官阶,但在地方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