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两字是反意词的四字词语】在汉语中,四字词语是常见的表达方式,许多成语或固定搭配都蕴含着丰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其中有一类特殊的四字词语,其前两字与后两字构成反义关系,即“两字是反意词”。这类词语不仅语言简练,还富有对仗之美,常用于文学、口语及写作中。
以下是对“24两字是反意词的四字词语”的总结与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词语。
一、总结
在汉语中,存在一些四字词语,其中第一字与第二字为反义词,第三字与第四字也为反义词,或者前两字之间形成反义关系,后两字也构成反义结构。这种词语结构严谨,语义鲜明,常用于强调对比或矛盾的情境中。
例如:“天南地北”中,“天南”与“地北”形成空间上的对立;“大起大落”中,“大起”与“大落”表示情绪或状态的强烈变化。
以下是整理出的24个符合“两字是反意词”的四字词语,并附上解释与示例。
二、表格展示
| 序号 | 四字词语 | 第一字 | 第二字 | 反义关系 | 第三字 | 第四字 | 反义关系 | 解释与示例 |
| 1 | 天南地北 | 天 | 南 | 反义 | 地 | 北 | 反义 | 指不同地方,比喻相隔很远。例:他们来自天南地北。 |
| 2 | 大起大落 | 大 | 起 | 反义 | 大 | 落 | 反义 | 形容情绪或情况剧烈波动。例:人生大起大落,难以预料。 |
| 3 | 前呼后拥 | 前 | 后 | 反义 | 呼 | 拥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人多势众,前后簇拥。例:领导出行前呼后拥。 |
| 4 | 左顾右盼 | 左 | 右 | 反义 | 顾 | 盼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四处张望。例:他在人群中左顾右盼。 |
| 5 | 上蹿下跳 | 上 | 下 | 反义 | 蹿 | 跳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动作频繁、慌乱。例:他上蹿下跳,显得很紧张。 |
| 6 | 前赴后继 | 前 | 后 | 反义 | 赴 | 继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接连不断地奋勇前进。例:革命者前赴后继。 |
| 7 | 高谈阔论 | 高 | 低 | 反义 | 谈 | 论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说话浮夸。例:他喜欢高谈阔论,却少有实际内容。 |
| 8 | 轻描淡写 | 轻 | 重 | 反义 | 描 | 写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说话或写作不加重视。例:他对问题轻描淡写。 |
| 9 | 大公无私 | 大 | 小 | 反义 | 公 | 私 | 反义 | 形容公正无私。例:他为人正直,大公无私。 |
| 10 | 喜新厌旧 | 喜 | 厌 | 反义 | 新 | 旧 | 反义 | 形容喜欢新的,讨厌旧的。例:她喜新厌旧,难以安定。 |
| 11 | 东张西望 | 东 | 西 | 反义 | 张 | 望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到处看。例:他东张西望,神情不安。 |
| 12 | 今非昔比 | 今 | 昔 | 反义 | 非 | 比 | 无明显反义 | 表示现在与过去不同。例:如今的生活今非昔比。 |
| 13 | 朝三暮四 | 朝 | 暮 | 反义 | 三 | 四 | 无明显反义 | 比喻反复无常。例:他朝三暮四,不可信赖。 |
| 14 | 七上八下 | 七 | 八 | 无明显反义 | 上 | 下 | 反义 | 形容心神不定。例:考试前他七上八下,非常紧张。 |
| 15 | 三三两两 | 三 | 两 | 无明显反义 | 三 | 两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人数不多。例:他们三三两两走来。 |
| 16 | 九牛一毛 | 九 | 一 | 无明显反义 | 牛 | 毛 | 无明显反义 | 比喻微不足道。例:这点钱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
| 17 | 五湖四海 | 五 | 四 | 无明显反义 | 湖 | 海 | 无明显反义 | 指全国各地。例:朋友来自五湖四海。 |
| 18 | 一针见血 | 一 | 针 | 无明显反义 | 见 | 血 | 无明显反义 |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 |
| 19 | 一石二鸟 | 一 | 二 | 无明显反义 | 石 | 鸟 | 无明显反义 | 比喻一举两得。例:这个计划一石二鸟,效果很好。 |
| 20 | 一劳永逸 | 一 | 永 | 无明显反义 | 劳 | 逸 | 反义 | 比喻一次努力,永久安逸。例:他想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
| 21 | 一败涂地 | 一 | 涂 | 无明显反义 | 败 | 地 | 无明显反义 | 形容彻底失败。例:比赛结果一败涂地。 |
| 22 | 一帆风顺 | 一 | 帆 | 无明显反义 | 风 | 顺 | 无明显反义 | 比喻事情顺利。例:他事业一帆风顺。 |
| 23 | 一鼓作气 | 一 | 鼓 | 无明显反义 | 作 | 气 | 无明显反义 | 比喻趁劲头足时一口气完成。例:他一鼓作气完成了任务。 |
| 24 | 一箭双雕 | 一 | 箭 | 无明显反义 | 双 | 雕 | 无明显反义 | 比喻一举两得。例:这次合作一箭双雕,双方都受益。 |
三、结语
以上24个四字词语中,部分词语的前两字或后两字构成反义关系,体现了汉语中对称与对比的修辞手法。了解这些词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在日常学习和使用中,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