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歇后语的下一句】“司马昭之心”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思或意图已经非常明显,无法掩饰。而与之相关的歇后语,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
“司马昭之心”这一说法源于《三国志》中对司马昭行为的描述。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权臣,后来成为晋朝的奠基人。他掌握实权后,其篡位野心逐渐显露,连普通百姓都能察觉。
因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歇后语,形象地表达了“某人的意图早已被众人知晓”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句歇后语来讽刺那些隐藏不住自己真实想法的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歇后语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出处 | 源自《三国志》,后被广泛用于民间歇后语 |
含义 | 形容某人的意图或心思已经非常明显,人人皆知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讽刺、批评他人隐瞒真实意图,或强调某事已众所周知 |
相关历史背景 | 司马昭是魏国权臣,后建立晋朝,其篡位野心被当时人所知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口语或写作中,表达“事情已经很明显”的意思 |
三、结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仅是一句生动的歇后语,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汉语语言的智慧和幽默。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某些人或事时,真相往往并不难发现,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去观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