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贾谊宅翻译】《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借古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贾谊的深切同情与自身遭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翻译与总结。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云山独此时。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葬屈士。
寂寂江山瑶瑟尽,杯中酒冷不成诗。
翻译:
在长沙,我经过贾谊的故居,他因直言进谏被贬谪三年,孤独地在此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千百年来,云山依旧,唯有这寂寞的时刻令人感伤。
我独自在秋草中寻找他离去后的痕迹,空荡荡的寒林中只见夕阳西下。
汉文帝虽有贤德,却对他恩情浅薄;湘水无情,埋葬了屈原这样的忠臣。
江山寂静,琴声已尽,杯中的酒凉了,也写不出一首诗来。
二、
| 项目 | 内容 |
| 诗题 | 《长沙过贾谊宅》 |
| 作者 | 刘长卿(唐代) |
| 主题 | 怀古、抒情、感叹人生 |
| 背景 | 诗人路过贾谊故居,联想到贾谊的遭遇,抒发自身仕途失意之感 |
| 情感基调 | 悲凉、孤寂、感慨 |
| 主要意象 | 秋草、寒林、湘水、江山、酒 |
| 历史人物 | 贾谊(西汉政治家)、屈原(楚国诗人) |
| 表达手法 | 借古抒怀、对比、象征 |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贾谊的故居和其悲惨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诗中“汉文有道恩犹薄”一句,既是对贾谊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评。而“湘水无情葬屈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荒诞与悲剧色彩。
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是一篇典型的怀古抒情之作。
结语:
《长沙过贾谊宅》不仅是一首描写贾谊故居的诗,更是一首借古讽今、寄托情怀的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一个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也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