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什么意思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原文及翻译...】一、总结说明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出使边塞时所见的景象,借自然景物抒发了旅途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思念。
- “征蓬”:指随风飘转的蓬草,象征漂泊不定的旅人。
- “归雁”:指北归的大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 “汉塞”:指汉代的边关要塞,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 “胡天”:指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地方,即边塞之外。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远赴边塞、远离故土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征蓬出汉塞 | 我像飘飞的蓬草一样离开汉地的边塞 |
归雁入胡天 | 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 |
两句合意 | 我如飘零的蓬草离开边塞,大雁却向北飞入胡地,表达旅途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 |
三、诗句背景与赏析
《使至塞上》是王维在公元737年奉命出使凉州(今甘肃武威)时所作。此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色,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感慨。
“征蓬”与“归雁”形成鲜明对比,一个象征行者漂泊无依,一个象征归家之志,两者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这种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用自然景物映射内心情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
四、结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写实,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展现了古代文人在边塞任职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