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的佛狸什么意思可堪回首佛狸祠下出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之一。其中“佛狸祠下”的“佛狸”是一个历史人物,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以下是对该句中“佛狸”的含义及其出处的详细解析。
一、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中的“佛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他在历史上曾南侵,攻占建康(今南京),并在当地建立了佛狸祠作为纪念。辛弃疾在词中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破碎、百姓受苦的感慨,以及对当时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讽刺。
此句意为:“怎忍心回头去看那佛狸祠下的景象?”通过这一问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现实困境的深沉思考。
二、表格解析
词语/句子 | 含义解释 | 出处 | 背景说明 |
可堪回首 | 怎能忍受回头看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表达对过往的痛心与无奈 |
佛狸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 源自《宋书·索虏传》 | “佛狸”是鲜卑语,意为“野猪” |
佛狸祠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建的祭祀场所 | 建于建康(今南京) | 当地百姓误以为其为神灵而祭祀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用典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三、延伸理解
辛弃疾写这首词时,正值南宋偏安江南,北方金国虎视眈眈。他借古讽今,以刘裕、孙权等英雄人物对比当朝统治者,感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并用“佛狸祠下”这一典故,暗指当时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的苦难生活。
“佛狸祠”虽为北魏皇帝所建,但在南宋百姓眼中,它已成为外族侵略的象征。因此,“佛狸祠下”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一种历史记忆的载体,承载着民族屈辱与抗争的情感。
四、结语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反思。通过“佛狸”这一历史人物与“佛狸祠”这一文化符号,辛弃疾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使整首词充满了悲壮与深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