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是什么意】“碧落黄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天地之间、阴阳两界之间的广阔空间,也用来比喻极远的地方或生死之间的界限。这个词语源于古代神话与道教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象征意义。
一、
“碧落黄泉”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的“碧落”指的是天空,即神仙居住的地方;“黄泉”则是指地下,即阴间、鬼魂所在之地。因此,“碧落黄泉”常被用来形容从天上到地下的广阔空间,也可引申为生死之间的界限。
在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或诗词创作中,表达一种对极致追求或无尽探索的精神状态,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碧落黄泉 |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
| 含义 | 形容天地之间、阴阳两界的广阔空间,也可指生死之间的界限 |
| 字面意思 | “碧落”指天空(神仙所居),“黄泉”指地下(鬼魂所居) |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诗词、影视等文艺作品中,表达极远之地或生死之间的境界 |
| 引申义 | 表示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 文化背景 | 源于道教与古代神话,体现古人对天地宇宙的理解 |
| 现代应用 | 常见于小说、影视剧、诗歌等,增强语言表现力 |
三、结语
“碧落黄泉”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承载了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深层内涵。它不仅是对自然空间的描述,也寄托了人们对生命、死亡、理想与追求的思考。在现代文学与艺术创作中,这一词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古今文化的重要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