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的意思】“身体力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仅在思想上认同某种理念或道德标准,而且在行动上也积极践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态度,即不仅要懂得道理,更要亲自去做、去实践。
一、
“身体力行”出自《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仅了解某种道理,还能亲身实践,做到言行一致。这一成语常用于褒义语境中,赞扬那些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人。
在现代社会,“身体力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职场、家庭等多个领域,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倡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身体力行 |
出处 | 《礼记·大学》 |
基本释义 | 不仅知道道理,还能亲自实践、落实到行动中。 |
近义词 | 知行合一、躬身力行、以身作则 |
反义词 | 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言不由衷 |
使用场景 | 教育、职场、领导力、道德修养等场合 |
用法举例 | 他不仅提倡环保,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垃圾分类。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身体 + 力行) |
情感色彩 | 褒义 |
现代意义 | 强调实践与行动的重要性,鼓励知行合一。 |
三、结语
“身体力行”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道多少,而在于做多少。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